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胡晓光 “在”与“知”是哲学的主题,可以说一切哲学都是对“在”与“知”的反思追问,由此构建了哲学存在论与哲学认识论。哲学的活动是一种反思理性,它以纯思的方式审视所知一切的本质与因由。在历史上哲学是有演变与转换的过程的,最初哲学是一种自然思维方式,它同科学一样直接指向存在。其实这个存在,只是一个“存在者”而非“存在本身”。这种最初哲学实质是一种实体主义哲学,当然还是一种外在实体主义。由于人的思维意识的深入与进步,因而产生了反思意向,这时便产生了反思理性的认识论哲学。这时“在”被“概念化”以思维的存在而被反思追问,人们认识到“在”与“知”是有同构,这便产生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哲学。随着“知”与“在”的哲学演绎系统的完备,人们又意识到所谓反思追问的所知一切问题的本质不过是一种“语言”,因为所知一切包括“在”与“知”的问题都可以用语言表达,且又与语言系统有同构性。所以又有了“语言”是 “在”与“知”的家之论点。这便产生了以“语言”为核心的哲学,即语言哲学。语言是意义与知识的载体,又是其本身,面向“语言”就是直观“事物本身”。佛教唯识学具有极为丰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