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 郁书屋品茗 这惘然的因由,我以为是职业化或自我的知识限度起了作用,凭着一种爱好取舍精神现象,在知识界一直是个问题,争论么,自然常常是虚幻的交锋,而双方又往往站在一条线上。比如左联人士与新月派当年的论战,那精神的支撑点,大多来自洋人,一个是俄苏的文艺政策,一个乃英美的情调,但今天看来,像鲁迅所云的“听说梦”,离我们脚下的土地,已很远了。 思想上的争论,有时确可以影响中国的现代进程,例如胡适与李大钊的“问题”与“主义”之争,“两个凡是”与“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”之争。但中国文人的许多论战,后来多沦为“说梦”的一族,倒是那些在底层流浪的人们,写下了真实的东西。我不知道今天的文坛,是否这样。翻看学者们厚厚的专著,吓人的东西很多,而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,则给人另一种面孔,即便说他们浅薄吧,但时常却有真的一面,不像时髦的雅士们的说梦,常常罩在云雾里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