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的养生作用已经被世人普遍认可,但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却一直是国内外武术搏击界争论的焦点。一些传统的太极拳家坚持太极拳是后发制人、以柔克刚的高层次技击功夫;但更多的人表示怀疑: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只是在理论上可行,而在实际搏击中却未必能够以柔克刚,历史上虽然有杨班侯、郝为真屡败各派高手的传说,但目前却很难看到这样的实例。首先我们从太极拳的发展史上看:由道家内丹外练的太极混元球演化成徒手操练的术极十三式,就已经形成了从单纯的修身到尘世之应用的转化过程;再由张三丰的弟子和王宗岳、蒋发等传人的发展,造就出了一套高深的内家拳体系。如果太极拳不是为了技击而产生的,则完全可以停留在汉唐时期的道家太极混元球状态中。从当代太极拳与各种搏击术的实战上看,先有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的长子吴公仪先生(50多岁)和香港的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年轻体壮,曾系统学习过西方搏击,一秒钟能发6拳,吴公仪先生身体瘦弱,且比陈克夫年长20余岁,乍看完全是一场对比悬殊的较量。但实战的结果却是难分上下。20世纪50年代初,武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郝为真的入室弟子阎志高先生来沈阳教拳为生。沈阳旧称奉天城,因张作霖和手下出身绿林的军阀都有尚武
第1章 |